top of page
Search
劍醫師

個個月正式來月經前都會有幾日少量出血,究竟係咩事?



好多女性在月經前會陰道少量出血數天才正式來月經,那幾天出血量很少,色暗紅或啡,點滴不淨,多數沒有伴隨下腹痛,少則3天,多則1至2週,與經間期出血相連接,容易與經期延長相混淆。中醫稱之為經前期漏紅,西醫稱之為黃體期出血。


黃體期是甚麼?

黃體期是指排卵後到月經來潮的前一天,這段時間就稱為黃體期,卵巢受黃體雌激素的影響,分泌黃體素,維持增厚的子宮內膜,有利受精卵著床,若無受精卵著床,子宮內膜便會崩解,月經週期隨著月經來潮結束。


黃體期出血有甚麼問題?

黃體期出血多是黃體功能不全或黃體過早萎縮導致的,孕激素水準低下,所以引起了出血現象。常導致排卵性子宮功能性出血、不孕或早期流產。


怎樣能知道自己是否黃體功能不全?

最直接就是檢查黃體激素(P), 以及有關的雌激素(E2)、泌乳素(PRL)水準。除此之外,通過自我測量基礎體溫(BBT)都可以有助診斷,一般認為基礎體溫在排卵後基礎體溫升高天數≤11天、上升幅度≤3℃或上升速度緩慢時,應考慮黃體功能不足。


中醫治療經前期漏紅除了透過望聞問切外,也會參考西醫的檢驗結果,若激素檢查結果單純是孕酮低下,中醫多以脾腎陽虛論治,常見症狀為經前期陰道漏紅,量較少,色淡或紅,伴有腰腿軟,神疲乏力,小腹冷感,經期大便易溏,基礎體溫呈高溫相偏低、偏短,或偏緩慢上升、緩慢下降。治療會用健脾補腎,益氣固經的中藥,例如是黨參、黃芪、白術、茯苓、炒酸棗仁、杜仲、菟絲子、阿膠、紫石英、荊芥等,一般在經前期服,經行即停,下次經前期再服藥,經期即停,如法服用3個月經週期。


若是因其他內分泌激素干擾所致者,常見的有泌乳素偏高,孕酮低下,即陰虛鬱熱者。症見經前期漏紅,有時略多,色鮮紅,或有小血塊,胸悶煩躁,乳房或乳頭脹痛,或有頭痛失眠,腰痠,小腹或有冷痛。基礎體溫高溫相呈偏高趨向,或呈犬齒狀波動。治當滋陰助陽,清肝解鬱的中藥,如當歸、白芍、山藥、山茱萸、生地黃、牡丹皮、茯苓、續斷、制香附、鉤藤、蒺藜、山梔、炒酸棗仁等。連服3個月經經前期,或者加服烏雞白鳳丸,除少數頑固者外,一般均能獲得療效。


若患者是希望調理懷孕的,就不止要在排卵後服藥,更需要在月經期乾淨後就開始服中藥,以孕育出優質的卵子,月經後期以滋陰養血,於血中生精,常用藥有當歸、白芍、山茱萸、女貞子、熟地等;直到排卵期,是胞宮重陰轉陽的轉化期,亦是本病治療的重要時期,需補腎調氣血以促排卵,藥用當歸、赤芍、白芍、山藥、山茱萸、熟地黃、牡丹皮、茯苓、續斷、菟絲子、五靈脂等;經前期是陽長的時期,也是漏紅發作的時期,在補腎助陽的同時,必須佐以清熱止血之法,常用藥有黨參、白術、山藥、牡丹皮、茯苓、續斷、菟絲子、鉤藤、梔子、炒荊芥、大薊、小薊等。


調經並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做到的事,不是出血就服幾日止血藥那麼簡單,而是需要有耐心,按醫師指示如期覆診,在生理週期的不同階段服用不同的中藥,調整月經週期中陰陽消長轉化,才能治標又治本。



770 views0 comments

Comentários


想繼續收看中醫健康資訊,請輸入你的電郵,免費訂閱我的文章。

Thanks for subscribing!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