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劍醫師

滴油不沾引發的便秘問題


最近留意到好多女性病人有便秘的問題,我查問她們日常的飲食習慣,發現她們飲食看來很健康,早餐食麥皮、平日多水果、多蔬菜、少肉、少鹽,煮菜都幾乎不落油,清水白灼,她們都難以理解為甚麼會長期便秘,為了解決便秘問題,她們嘗試服食不同的保健品如益生菌、維他命、纖維粉等,但都不太見效。我給她們一個簡單的建議,就是煮食要有適量的油,大概一天要食用的份量是三個茶匙,而橄欖油的通便效果是較好的,很多病人跟著做後回來都跟我說大便改善了!


現代人擔心油脂過多對心血管帶來負擔,造成冠心病、高血壓等問題,這是很合理的,但凡事不可以極端,油脂是人體必需的,我們不能沒有油,油是很有益處的:


1、油脂能提供必需脂肪酸。必需脂肪酸是人體不能合成,必須由食物脂肪提供的,如亞油酸和亞麻酸等對人體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。它是細胞和組織的組成成分,能維持皮膚、黏膜和毛細管的完整性,參與前列腺素的合成和促進膽固醇代謝等功能。


2、油脂為人體提供能量,是人體主要的能源物質。如果人體長期缺乏油脂便會導致體力不足、體重下降乃至喪失工作或勞動能力。由於小兒胃容量較小,需要的能量又較成人多,因此膳食中脂肪的供給量顯得更為重要。如母乳中的脂肪提供的能量占能量中需要量的50%。


3、油脂能改善食物風味,提高食物的感官性狀,增進人們的食欲。


4、油脂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。如維生素A、D、E、K及胡蘿蔔素不溶于水,只能溶於脂肪中,所以稱為脂溶性維生素。膳食脂肪作為脂溶性維生素的溶劑,可促進其吸收和利用。有些脂肪本身也含有脂溶性維生素,如植物油中含有維生素E,奶油、魚肝油中含有維生素A、D。


5、飽腹作用是油脂的又一功能。它能延長食物在人體的消化過程,可以防止在飲食後過早出現饑餓感。


中醫怎樣看油?

中醫古籍對不同的油都有所描述,各種油都有它的食用和藥用價值,以下可供參考:


麻油:

麻油甘寒,滑胎利腸。凡胞衣不下,用蜜同煎溫服;暨血熱癰腫、惡瘡癬疥,用此煎膏以治。——《本草求真》

外用生肌、消腫、斂瘡、止痛。久藏洩氣,則香味全失,故須隨制隨用。——《隨息居飲食譜》


大豆油:

甘辛溫,潤燥,解毒殺蟲。熬熟可入烹炮。雖谷食之精華,而肥膩已甚。盛京來者,清澈獨優。——《隨息居飲食譜》


菜籽油:

甘辛溫,潤燥殺蟲,散火丹,消腫毒。熬熟可入烹炮。凡時感、痧脹、目疾、喉證、咳血、瘡傷、痧痘、瘧疾、產後並忌之。以有微毒,而能發風動疾也。——《隨息居飲食譜》


山茶油:

甘涼。潤燥,清熱息風,解毒殺蟲,上利頭目。烹調肴饌,日用所宜。蒸熟用之,澤發生光。諸油惟此最為輕清,故諸病不忌。燃燈最亮,而不損目。澤發不誯,其渣浣衣去垢,豈他油之濁膩可匹哉?——《隨息居飲食譜》


花生油:

甘平氣腥,滑腸下積,膩膈生痰。——《本草綱目拾遺》


橄欖油:

益氣,潤五臟。久服令人肥健。安神養血生肌,久服輕健。——《本草綱目》


從以上古籍可見,各種油各有優點缺點,麻油外用對皮膚瘡瘍有治療作用;大豆油比較膩,不能食過多;菜籽油是發物,對於正在感冒、產後、皮膚過敏,以及患風症或熱症的病人,最好不要食菜籽油;花生油通便作用佳,但易生痰濕;山茶油除能潤燥之外,還能清熱息風,對皮膚病患者是不錯的選擇;橄欖油的評價是最高的,益氣、潤五臟、久服輕健!難怪售價比其他油都要貴!


不得不提的是,要儘量少用"油炸"這種烹飪方式,那怕是小磨香油、冷榨的茶油、橄欖油這種好油。因為在高溫條件下,油脂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非常容易氧化變質。

此外,即使是天然的、優質的油脂,無論是植物油還是動物油,確實也不宜攝入太多,否則對膽囊的壓力會很大,可能會誘發膽囊炎。油吃太多也會導致體重增加、肥胖,繼而引起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血壓等問題。所以說凡事不要太極端,中醫所說的陰陽平衡就是這個道理。


撰文者:黃劍輝 加拿大安省註冊中醫師、註冊針灸師





255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想繼續收看中醫健康資訊,請輸入你的電郵,免費訂閱我的文章。

Thanks for subscribing!

bottom of page